smalloranges @Hitters
才看到回复,首先我要在这里解释一下,防止大家真以为我是褥羊毛的,同时也和大家分享下一个真正的go nebulas 参与者的想法。
1、您避重就轻的说播放量只有1、2,估计可能是最近太忙了,导致眼神不太好,没有看到微博的数据 https://m.weibo.cn/3610721455/4386658663241664,而且也不经常在铁头群活动。
关于播放量方面大家都知道在各个视频平台会对区块链相关内容限流,就比如星云官方团队自己在Go nebulas花费高额NAS申领的视频内容,在各个平台的播放量也不是特别高,希望官方以后在产生内容的时候,无论是文字内容还是视频内容不但要兼顾好质量还要保证推广效果,不辜负社区期望。
2、我参与go nebulas的初衷是因为感觉星云在运营推广方面实在薄弱,只停留在写订阅号交作业的水平上,妄自菲薄的说,星云运营推广的效果还不如我做的那几个表情包(十元见、创始人锁仓十年不割韭菜辛苦钱等)产生的效应大,同时我长时间持有(被套)星云,再加上笃信老徐那句:“不要问区块链能为你做什么,而是你能为区块链做什么”这句话,对go nebulas平台的运作模式比较吸引,想要投身于社区建设当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且是产品和技术出身,因为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无法找到合适匹配的参与项目,目前只能在内容方面尝试贡献“被官方认可”的力量。
3、关于您说的“真的意义不大啊如果只是自己拍着玩的话。”我并不是这么认为,当然这对于你们这些高精尖人士当然没有意义,第一期节目只是想进行一下试水,目前我能接触到的NAS持币用户大多数都不是海龟背景、金融精英、区块链大神,对一些NAS相关的知识以及新闻关注较少,如果以一种娱乐的方式切入会比较好的让大家接受,毕竟让用户看一个视频就能了解星云大事小情比阅读一篇官方文章更有吸引力,星云vlog的定位是最普通的用户,就是那种如何刷NR都要问群主5、6遍铁头们,他们只想知道星云链最近的动态,有没有什么利好消息,NAT能干嘛?星云生态建设的程度,尽可能的让他与星云的发展同步,换句话说就是将Staking、Defi、DAO以说人话的方式讲给他们,只想做一个星云人自己的vlog,在服务于已有的存量市场的前提下去尽可能的传播。同时也在尝试在微博打造“星云铁头哥”这个IP,传播NAS正能量,我们知道如果以官方的方式在各个平台进行宣传的话会过于生硬,以普通KOL的方式更能让用户去接受。
4、至于您说“考虑到质量还成吧,让你过吧。”其实我个人是不接受这种表达方式的,首先,第一期设置99NAS仅仅是制作的人力成本,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真实能力而获取认可,而不是带有施舍性质,同样的工时我能创造出相同或者更高的价值,每个参与社区共同建设的人都应该被认真对待respect,在理性的运作模式里面不应该有同情的因素存在,无法作出理性判断是因为你也无法证明自己是否正确,所以希望技术委员会要有审核标准,列出明细,树立权威,一视同仁,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判断,用自己1%的认知将别人99%的努力否定。
5、最近我也深度体验了go nebulas,不可否认的是第三方项目少之又少,无人问津,现如同官方办公OA系统,项目发起人从立项到找人投票以及最后审核,都举步维艰,首先需要考量项目的成本,NAS设置无论多少都有人说褥羊毛,而且投票成本高,每一票都是从各个群求来的,建议官方可以尝试一次取消这种第三方立项投票和官方立项直接通过的双标规则,是对go nebulas最好的检验。
6、前不久老徐做客区分“了不起的中国公链”线上活动,在问到治理方式的时候,老徐回答道:“本质上找到一个合适的激励方式,不管是协作还是治理本身都需要有恰当的激励方式来推进。”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就go nebulas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是社区和团队的一个融合点,是能让所有人都可以从持币者变成参与者的平台,在完善这个生态建设的同时获得NAS激励,团队能做好的团队来做,团队做不好的或者暂时顾及不到的去交给社区来做,激励方式并不是褥羊毛,而是能发现真正的社区参与者。
7、很不巧没有及时看到这个留言,第二期视频也已经立项并且快制作完成,在尽可能提高质量的同时也增加了推广的预算,会重点在有效的平台上进行推广。我们尝试去打破权威,再以权威自居,天堂和地狱都由自己创造,我们相信有一天你们会真正的实现中心化,就想你们相信项目实施者一样给予他们主动权。
8、最后希望老徐在发展过程中既要保证速度也要考虑质量,将每一个产品的体验和流程完善,居基金会之高则忧其民,希望有一天你抬起头,每颗闪烁的星星都好像在眨着眼睛说,干得好,Hitters。马克图布。
以上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铁头的感想,有非常强的主观情绪,如有得罪多多包涵,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星云。
peace&love